在经历了A股市场的几度沉浮、工程机械行业的深度调整以及外部局势的持续动荡后,徐工机械的逆势增长引人深思。
在经历了A股市场的几度沉浮、工程机械行业的深度调整以及外部局势的持续动荡后,徐工机械的逆势增长引人深思。
近年来,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,徐工机械展现出强劲增长韧性:2023年、2024年股价年涨幅分别达11.39%和47.54%;2024年三季报中,核心财务指标持续领 跑行业;技术突破尤为瞩目,2024年推出全球首 款无人驾驶挖掘机,并在海外市场斩获多个亿元级订单,海外收入占比逐年攀升。
市值突破的背后不乏多年来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。
徐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“老 字 号”,1980年代开始引进并消化日本和德国的起重机技术,这一技术转型促使徐工开始批量生产液压汽车起重机;1989年,以徐州重型机械厂、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、徐州装载机厂和徐州工程机械研究所为核心,正式组建徐工集团,确立向大吨位起重机市场进军的发展战略;20世纪90年代中期,在徐州市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企业重组,提升整体竞争力;1996年成功在深交所A股上市。
此外,徐工改革驱动下的崛起之路更值得关注。
从2018年徐工机械控股股东徐工有限启动“混改”,到2020年徐工集团向徐工有限无偿划转徐工施维英,再到2022年徐工机械反向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完成,几年之间,徐工机械演绎了一部从“翻天覆地”股权变革到“脱胎换骨”机制变革的连续剧。
徐工有限将挖掘机、矿机等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,使徐工机械的业务布局更加完善,涵盖土方机械、起重机械等支柱产业,以及矿业机械、高空作业平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徐工成为国 内产品门类全的工程机械集团。
当下,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关键增长极。2024年,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达528.59亿美元,同比增长8.87%。徐工是最 早出海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之一,近年来海外业务增长迅速,海外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12.58%升至2024年中期的44.13%,接近半壁江山。
横向拓展+产品出海,贡献增量收入,高机、矿机等新兴业务进展顺利,海外收入持续提升,综合来看,改革驱动下的“新徐工”整体实力更上一层楼。
曾有券商预估,徐工整体上市后有望增强上市主体盈利能力,年收入将超过三一重工,销售净利润率、国 际化收入也将大幅提升,A股“工程机械一哥”存在易主的可能性。
新一期业绩显示,2024年三季报,徐工机械实现营收687.26亿元,同比-4.11%;净利润53.09亿元,同比增长9.71%。三一重工实现营收583.61亿元,同比小幅增长3.92%,净利润48.68亿元,同比增长19.66%。
2024年,徐工机械无论是从营收还是净利润看,预计都是国 内第 一,但是整体估值还是低于三一重工的,业内普遍认为徐工机械的市值与其行业地位不相匹配。截至2月25日收盘,三一重工(600031)报17.90元/股,总市值1517亿元,徐工机械(000425)报8.79元/股,总市值1039亿元。
市值千亿仅是起点,徐工正加速向全球领军企业迈进。
【免责声明: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上述内容源于公开信息,可能存在不准确性,仅供参考。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**时间删除内容!】
信息发布:今日头条
信息来源:21sun工程机械商贸网
来源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475913716094091839/?log_from=4c415b73a55e6_1741162478407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Copyright ©2020 万商云集 版权所有 ||企业资质